
第1章 西博爾德的奇怪命運
西博爾德求知欲的種子在他的祖國德國發芽並得到培育。
他被傳送到神秘的東方國度日本,在那裡他將奉獻一生…
◆德國醫學純種的誕生
菲利普·弗朗茨·馮·西博爾德(Philipp Franz von Siebold,1796-1866 年)出生於德國省會城市維爾茨堡。西博爾德家族是醫學界享有盛譽的貴族,培養了許多具有傑出學術才華的人。他名字中的「von」證明他屬於德國貴族階級。西博爾德的父親克里斯托夫是維爾茨堡大學的教授,也是朱利葉斯醫院的第一位醫生。不幸的是,西博爾德在兩歲時失去了父親,由母親阿波羅尼亞撫養長大。
[植物學的覺醒]
1815年,西博爾德進入維爾茨堡大學醫學院,與父親的朋友德林格教授住在一起,德林格教授對博物學有著深厚的了解。在那裡,學生們直接向教授學習觀察和解剖植物和動物等知識,並透過與聚集在教授家中的各個領域的學者進行知識交流來了解各種學術科目。尤其是與植物學權威埃森貝克教授的相識,使他對植物學產生了興趣。他後來的代表作《日本植物誌》的根源或許就是在這次邂逅中找到的。
◆是什麼給了我走向世界的勇氣...
[貴族的驕傲和比大多數人更大的好奇心]
1820 年大學畢業後,西博爾德開設了自己的診所,但兩年內就關閉了。由於貴族的驕傲,西博爾德並沒有選擇在小鎮當醫生度過一生。後來,他叔叔的一位老朋友為西博爾德提供了一個高薪職位,擔任荷屬東印度陸軍外科。西博爾德熱情地接受了前往巴達維亞(現為印尼首都雅加達)的海外任務。我至今仍保留著一封信,在信中我向我的導師報告了這種熱情。
“正是這種對自然歷史研究的特殊熱愛一直延續到成年,也正是這種偏愛讓他決定去其他大陸探險。”
【神風特攻隊出擊!日本自然史研究門票]
1823年,西博爾德抵達巴達維亞,因其醫術和深厚的博物學知識而受到高度讚揚,並引起了荷屬東印度群島總督卡佩倫的注意。當時,荷屬東印度群島政府正在考慮一項日本-荷蘭貿易政策,該政策將提供西方醫學知識和技術並促進日本的研究。西博爾德非常適合這些條件。 27歲時,一次奇怪的命運讓他獲得了一張前往日本的特價機票,成為出島荷蘭貿易站的醫生和自然測量員。
COLUMN
決鬥者西博爾德
上大學時,西博爾德對自己的貴族身份有著強烈的自豪感。儘管決鬥在當時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他的實力如此之強,以至於他在 33 場決鬥中贏得了大部分勝利。據說,他在訪問江戶期間,也向不配合學術調查的貿易站負責人斯圖勒發起了決鬥。西博爾德充滿活力的活力,從他的知識分子形像中無法想像,這可能在他的日本大冒險中發揮了作用。

◆瞄準東方神秘之地日本
【懷著期待的心情進入長崎港】
1823年,西博爾德從巴達維亞開始了為期45天的航行,致力於海上自然歷史研究,經過幾天的猛烈風暴終於抵達長崎。這種顫抖的情感在他的《日本》一書中描述得淋漓盡致。
「當我們接近長崎鎮時,海灣變得更加熱鬧。船的左右兩側可以看到各種風景。沒有風,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所以我們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景色。」並完成了閃亮的風景。
一行人受到了難以形容的壯麗海岸的歡迎,海岸兩旁都是宜人的房屋。
多麼富饒的山丘,多麼雄偉的神社森林。山峰翠綠生機勃勃,真是風景如畫。
[西博爾德是山地荷蘭人嗎? ? ]
在出入境檢查的時候,我感到有點緊張。當時日本禁止荷蘭人以外的西方人入境,但西博爾德卻偽裝成荷蘭人入境。西博爾德不自然的荷蘭語被誤認為是荷蘭山區口音。 (實際上,荷蘭是一個平坦的國家,沒有山脈!)就這樣,年輕的27歲的西博爾德於1823年8月登陸了長崎的出島。
COLUMN
紀念荷蘭女王安娜·保洛娜
泡桐,學名泡桐,西博德以荷蘭國王威廉二世的妻子的名字命名,並把「日本植物誌」獻給了她。西博爾德充分認識到泡桐是一種高貴的植物,以至於將其用於日本太鼓豐臣秀吉的家徽(泡桐紋章),並將泡桐的學名獻給了皇室。如今,出島舉辦了每年春天為慶祝荷蘭國王生日而舉辦的“橙色節”,日本與荷蘭之間的深厚友誼仍在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