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市的特徵(文化)1

長崎市的特色(文化) 長崎市的特色(文化)

直到江戶時代初期,長崎都是紅印船貿易的港口,與葡萄牙、荷蘭、英國以及現在的中國等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即使在國家隔離時期開始後,也只有長崎(日本)被允許與荷蘭(荷蘭)和中國(中國)進行貿易,因此各國的文化混合併發展了獨特的文化。這種異國風情一直延續至今,也被稱為「瓦卡蘭文化」。

與荷蘭交流的心得

我們從荷蘭學到了什麼:西方醫學和科學


正是被派往出島的醫生將當時最新的醫學知識引入了日本。大約200年來,每年都會有一到兩位醫生來長崎,據說這個數字約為1人。有些日本人前往長崎向荷蘭商站的醫生學習醫學,但進入出島很困難,學習的機會也很有限。西博爾德於 2 年來到日本,在那裡發揮了重要作用。西博爾德獲得幕府許可開設鳴瀧塾,一所醫學教育學校。
 

鳴瀧塾,西博爾德開設的醫學教育學校


鳴瀧塾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聽說過西博爾德名聲的學生。西博爾德接待了他的學生,並為他們提供了醫學教育,內容涵蓋廣泛的主題,包括公民治療、基礎醫學和診斷方法以及一般科學的演示。

西博爾德是個什麼樣的人?


西博爾德是一位出生於德國的醫學科學家和植物學家。他透過鳴瀧塾的學生將最先進的現代西方醫學引進日本。他的另一項偉大成就是,他從科學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日本的自然和文化,並將其介紹給了歐洲。西博爾德收集的日本動植物和民俗資料以及他的《日本》、《日本植物學》和《日本動物學》三部曲至今在學術界仍享有很高的評價。

西博爾德事件及其後果


1828 年,就在西博爾德回國之前,在他的物品中發現了一張日本禁地圖。當時,嚴禁將日本地圖帶出國,這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可判處死刑。西博爾德被驅逐出境,並被禁止再次旅行。這就是西博爾德事件。後來,日本改革開放後,西博爾德再次造訪長崎,與一位名叫大瀧的女子結婚,並為繡球花起了一個著名的學名「大草繡球花」。

[西博爾德紀念館]
(地點)長崎市鳴瀧2-7-40
毗鄰鳴瀧宿,與西博爾德相連。建築外觀為一座仿照荷蘭西博爾德故居的三層紅磚西式建築。目前已收集了約 3 份與西博爾德有關的資料,其中 1,500 份永久陳列。博物館收藏了有關日本現代醫學之父西博爾德的一切。

與中國交流的心得

與中國的交流


中國的影響力依然存在於街道、節慶和飲食文化中
中國船隻首次抵達長崎是在 1562 年。 1570年長崎港作為葡萄牙通商港口開放後,許多中國船隻進港,與中國的貿易變得像與葡萄牙和荷蘭的貿易一樣活躍。至今仍繁華的長崎新地中華街是一個被稱為「東人屋敷」和「新地」的歷史古蹟,「長崎昆日」等節慶和飲食文化也深受中國影響。長崎悠久的歷史與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的互動,大概就是長崎獨特氛圍的起源,被形容為「充滿異國情調的小鎮」。

連接長崎新地中華街


“東人屋敷”和“新地”
東人屋敷是為了防止走私而於1689年建成的。甚至連警長辦公室的官員也被限制進出這座被雙層牆包圍的建築。幕府的全國隔離政策結束後,中國居民遷往靠近海岸而建的“新地”,這一地區成為了現在的長崎新地中華街。

長崎感動中國


唐廟和孔廟
現存的許多建築都顯示出與中國的歷史聯繫,如東寺和眼鏡橋。孔廟最初是供奉孔子遺物的場所,於26年由中國清朝政府和華僑所建造。附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了北京故宮博物院提供的皇家文物和中國歷史博物館提供的出土文物等長崎和中國獨有的珍貴文物。

迷人的明亮中國色彩


長崎祭
長崎的代表性節日「長崎昆日」於10月7日至9日舉行,以舞龍、中國船、龍舟等與中國相關的表演為特色。另外,從春末到夏季舉辦的「貝倫賽馬」是由居住在長崎的中國人發起的活動。秋天的中秋節,滿月燈閃爍著明亮的黃色,冬天的元宵節,紅色的燈籠裝飾著街道,為小鎮增添了異國情調和神奇的氣氛。

與基督教的聯繫

基督教文化盛行的長崎


美麗的教堂
1543年,葡萄牙人抵達種子島,1549年,基督教由弗朗西斯科·澤維爾帶到日本,並在長崎蓬勃發展。作為傳教中心的長崎有許多教堂,可以說是宣教的象徵。

鎮壓加劇,最終該國陷入孤立


繼續以隱密基督徒敬拜
基督教在長崎傳播,但1587年,豐臣秀吉擔心其平等教義和信徒團結會阻礙國家的統一,頒布了萬天聯驅逐令。 26位方濟會修士和信徒在長崎西坂被處死。 1614年,江戶時代初期,江戶幕府頒布了全國的基督教禁令。全國範圍內對基督徒的鎮壓已經開始。迫害十分嚴重,包括畫煙畫、雲仙地獄沸水浸泡等酷刑。

一個具有像徵意義的事件是1637年爆發的島原天草起義。以基督徒為主的島原和天草三萬七千名居民發動起義,其中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大部分人被幕府軍殺害。如今殘留的原城遺址,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的慘狀。此後,對基督徒的打壓進一步加強,並建立了全國隔離制度。基督教被禁止了大約3年,直到禁令解除。儘管如此,被稱為「隱藏基督徒」的信徒們仍然秘密地維持他們的信仰。他們透過將觀音像隱藏或轉化為各種形式,例如聖母瑪利亞的形象,繼續連結信仰。

基督教歷史上罕見的“信徒的發現”


在大浦天主教堂上演
1859年,長崎開港,1864年,法國傳教士在被指定為居住和貿易區的外國人定居點建造了大浦教堂。落成典禮一個月後,十多位一直在浦上秘密實踐信仰的隱密基督徒來到大浦天主教堂,向佩蒂讓神父宣明了自己的基督教信仰。神父對這個被認為已經滅絕了1年的信仰竟然得以傳承感到驚訝,他帶領信徒們來到了聖母瑪利亞的雕像前。這座「瑪麗亞發現信徒的雕像」至今仍供奉在大浦天主教堂內。信徒的發現是世界宗教史上的奇蹟,對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官員產生了強烈影響。

旨在登錄為世界遺產的長崎教堂群以及位於長崎市的基督教相關遺產設施


日本二十六位聖人紀念碑
由於繼耶穌會士之後來到日本的方濟會的傳教活動被認為是對秀吉禁止基督教的挑釁,他下令逮捕並釘死所有居住在京都的方濟各會和基督徒。除了在京都被抬著繞城外,他還被迫赤腳從大阪步行到長崎,並奉命在長崎處死他。

這26人中,有一名年僅12歲的男孩,名叫茨木盧多維科。一位政府官員同情這個小男孩,並勸說他:“放棄你的信仰,你的生命就會被饒恕。”然而,茨木路多維科堅決拒絕,他說:“你不能用短暫的生命(在這個世界)換取永恆的生命(在天堂)。”不僅如此,據說他跑到已經準備好的十字架前,表達了他的喜悅,說:“帕里索(天堂),耶穌,瑪麗。”

26人殉難的消息傳遍了世界各地,甚至向羅馬教宗和西班牙皇帝傳達了殉難的消息。 30 年,也就是他殉道1627 年後,教宗為23 名方濟會士冊封真福,並於1629 年為3 名耶穌會士冊封真福,讚揚他們的信仰力量,成為全世界信徒的榜樣。 1862年後的26年,西坂公園在這座山上建成,設有紀念館,紀念館內有真人大小的100聖人銅像。

*有福是給予死後美德和聖潔在天主教會中得到認可的人的稱號。到時候,他甚至可能會被封為聖人的最高頭銜。
(地點)長崎市西坂町7-8
 

長崎簡介

長崎開始的事情和事情
長崎曾經是日本的窗口,有很多東西從其他國家帶過來,傳播到日本各地。我們想介紹一些這樣的「長崎起源」。

分享

本網站使用 cookie 來提高便利性、分析使用狀態和投放廣告。查看網站時,您必須同意使用 cookie。詳細資訊是Cookie政策請證實。
轉到頁面頂部